为持续提升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以下简称《共同分类目录》)在支持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尤其是绿色资本跨境流动中的作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按《共同分类目录》开展了对2025年9月银行间市场新发行绿债的贴标工作。
本次贴标工作共筛选出14只(支持减缓气候变化活动)绿色债券,总规模60.9亿元人民币,其中有11只在发行时已认证符合《共同分类目录》。相应的技术标准符合《共同分类目录》中“实质性贡献”技术界定标准。具体情况如下:
表1 新增贴标绿债清单
序号
债券简称
发行规模(亿人民币)
1
25中核租赁GN003(碳中和债)
6.00
2
25武汉排水MTN002(绿色)
3.00
3
25福州地铁GN003(碳中和债)
5.00
4
25国网新源GN003
0.80
5
25国网新源GN002
1.50
6
25长江投资MTN001(碳中和债)
7
25云南发电MTN003(科创债)
8
25南昌轨交MTN001(绿色)
4.60
9
25通威GN002(科创债)
10
25国网新源GN004
1.00
11
25国网新源GN005
12
25国网新源GN006
13
25国网新源GN007(乡村振兴)
14
25中国电力GN004(蓝债)
20.00
2025年9月符合中欧《共同分类目录》的中国存量绿色债券到期12只。具体情况如下:
表2 到期贴标绿债清单
20沈阳地铁GN002
10.00
22福州地铁GN002(碳中和债)
22中核租赁GN001(碳中和债)
12.00
22核风电GN001
22国能新能GN002
22核风电GN002
22扬州交通GN001(碳中和债)
23青岛地铁MTN002(碳中和债)
13.00
23中交一公MTN001(绿色)
2.00
23新疆发电MTN001(绿色)
23建投新能MTN002(碳中和债)
1.40
24通威GN009(科创票据)
截至2025年9月30日,经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专家组评估的银行间市场发行的符合中欧《共同分类目录》的中国绿色债券共477只,其中281只在存续期。
281只存续期债券只数占银行间市场全部存量绿债的25.1%;发行规模3498.14亿元,占银行间市场全部存量绿债的17.7%。其中,主体评级为AAA、AA+、AA及无评级的发行规模占比分别为93.5%、4.3%、0.1%和2.1%;募集资金投向前三的活动分别为:D1.3风力发电(25.6%)、H1.1城乡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与运营(24.9%)、D1.1太阳能光伏发电(18.5%)。
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专家组在本网站和其他网站发布的用《共同分类目录》对中国债券贴标数据(简称“CGT数据”)是旨在为业界提供的公共信息,专家组欢迎各界人士与机构传播和使用这些数据,并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开发指数、产品与相关服务。
符合CGT标准的中国存量绿色债券清单(2025年10月版)见附件